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中消协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大投诉热点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5年之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公布了八项具体的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投诉较为集中的新问题。

中消协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和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三个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厂商采用预售模式,部分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车辆交付延迟、配置与宣传不符等原因申请退款,但商家以“订单已锁定不可更改”等为由拒绝退还;

其次,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车不久厂家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消费者心理落差明显;

最后,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 *** 补贴、置换补贴或其他优惠在实际交付过程中未能兑现,从而引发纠纷。

中消协公布的一则具体案例显示,孙先生称其于2025年2月5日缴纳订金购买该品牌新能源汽车,2月9日缴纳剩余费用,共计13.28万元,2月10日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

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对其购买的车辆进行免费升级或提供等额的经济补偿。

中消协认为,作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明示各类补贴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限制条件。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西班牙首相称大停电与可再生能源无关,将继续发展绿色能源
  • 招商证券国际:上调吉利汽车目标价至27.5港元 维持“增持”评级
  • 国家统计局:2025年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
  • 多地落实公积金贷款新政 存量利率调整引关注
  • 纽瓦克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夜间设备故障期间再次与飞机失去联系
  • 券商喜迎 “开门红”:一季度经纪业务普涨、自营差距拉大,东方证券营收挤进前十
  • 基本面 |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12月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
  • 工行回应两售出金条发现疑似杂质:情况不属实,疑似杂质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
  • 韩国国民力量党进入总统大选候选人再选程序
  • 【光明论坛】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警告称 与日韩的贸易协议会比英国更复杂
  • 长三角地区中华老字号品牌景气指数发布,哪些牌子是你熟悉的?
  •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决心彻底击败哈马斯
  • 加拿大4月份新增7400个就业岗位 失业率跃升至6.9%
  • 所有汽车公司都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利润更高的SUV车型上 | 2025上海车展
  • 上报集团社长李芸:发挥媒体优势,让中非民心在数字时代更深层互联互通
  • 大宗商品综述:油价上涨、伦铜微升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提振市场情绪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4月份CPI和PPI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