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就“行人相撞案”道歉:执法公正,普法莫拉开“距离”

好好走着路,与前方突然转身往回走的路人相撞。前方行人被撞骨折,有十级伤残鉴定书。后方行人因未保持安全距离,被法院判赔7万元?

近日,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在普法镜头中提到的这起案例,引发舆论热议。“保持安全距离”的走路“新规”,令网友百思不得其解。据央视新闻报道,李沧区法院最新回应,普法中关于原告“突然转身往回走”的表述错误,事实是“缓慢转身站住”;关于被告“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表述不恰当,应是“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未注意前方情况”。法院同时提供了事发现场视频,并向公众道歉。

视频截图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的释法说理,与公众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大相径庭。公众基于涉事法官失实、失准的事故表述,质疑判决的合理性,无可厚非。“走路保持安全距离,否则违法”,虽然是一句调侃,但也说明公众对判决带来的担忧。好在李沧区人民法院以视频为证,及时还原了事件全貌,纠正了错误表述。基于事实证据的责任划分和逻辑推演,显然更能让公众理解和信服。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并公开检讨道歉,体现了法院不护短的态度,是对普法差错的及时纠偏;最新回应也是对原案例的又一次普法,每个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应以尊重他人安全为基本前提。

近年来,很多法官讲述的普法故事深受欢迎。这起普法乌龙则给普法者提了个醒,普法可以讲故事,但情节和判决理由不能违背常情常理;普法形式需要创新,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可降低公众对法律条款的理解门槛,但法律用语含糊乃至扭曲事实的表述必会消解法律的严肃性,甚至破坏司法的公信力。一次不规范表述的破坏力,或许顶得上一次不公正的判罚。

无论是执法还是普法,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以案说法容不得法理和事实的疏漏,白纸黑字法律条文容不得差错。去年3月,浙江省诸暨市法院一份刑案判决书出现多处低级错误,其中最离谱的是把一笔借款多写了一个“万”字,同样引发舆论风波。法律工作是包含事实核查、程序纠错、沟通反馈的动态过程;司法的权威,既建立在严正的判决之上,也需要严谨的司法表述;同时,还需要对错误表述及时修正。只有尽更大努力向公众展现法治诚意,才能更大程度维护法律威严。

普法工作水准高低,直接关系能否正确引导公众行为,容不得“想当然”的随意发挥。当地法院的最新回应,算是一堂对“普法”的普法课。执法严明公正,普法莫拉开“距离”;普法的一言一行都契合法治精神,才能让法律更加深入人心。

  • 小数据 | 卷出新高度!4地文旅8天发布超200条视频,最多涨粉超150万
  • 欧洲央行管委:特朗普经济政策带来挑战 下一步利率行动必须谨慎
  • 胖都来突然发文考虑换名字,抖音账号清空
  • 法国戏剧舞台上的奇珍异宝是怎么来的?
  • 政策引领金融智能化转型 陆金所控股“智盾”系统创新实践大模型应用
  • 鸿威国际王照云:中国生产100个包包不如欧美卖一个包的利润,就因为我们不是IP大国
  • 南十字星照亮天地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2095,下调22点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美国通胀率连续第三个月低于预期
  • 古驰在上海为竹节包举办展览,泡泡玛特盯上了《海绵宝宝》|是日美好事物
  • 飞书成为首批完成鸿蒙电脑适配的办公应用,一周时间完成基础适配
  • 美元指数短线快速拉升 离岸人民币走弱,日内贬值近300点
  • 银行间市场新推科技创新债券 债市“科技板”配套安排加速落地
  • 敷尔佳只靠着面膜还能走多远?
  • 全球店王SKP卖出近半股权后会变成什么样?
  • Aesop伊索关闭中国首店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40人死亡,撼动国际贸易大动脉